“音乐无国界”。电影《钢琴家》中,波兰钢琴师在二战的废墟里弹琴,他和德国纳粹军官用音乐消弭了政治和身份;而在今天这架钢琴上,中国的浏阳河流向了德国的莱茵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12月1日,由欣德艺术工作室主办、抱珠楼承办的“欣德之声 东方色彩”音乐会在抱珠楼光之报告厅奏响。国际著名音乐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解静娴博士携手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和宁波欣德艺术工作室,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视听盛宴。
我们如此不同,但又如此和谐,因为我们珍惜人类艺术带来的每一次感动。
欣德之声
东方色彩
本场音乐会特邀嘉宾
解静娴
Jingxian Xie
著名旅德钢琴家、钢琴博士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创新团队成员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高级评审专家
上海市“晨光学者”
上海市“文化新人”
中国文旅部全国行业(职业)能力评价专家
天津Juilliard学院AT特聘顾问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上海国际文化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艺术指导特聘专家
钢琴演奏与教学亚历山大技法专家
意大利Aldo Cicollini基金会中意文化交流总监、音乐使者
音乐,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同性格。
在音乐会上,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位学生郜安安和吕勃言首先为大家演奏了《勃拉姆斯狂想曲OP. 79 NO. 1》和《贝多芬奏鸣曲 OP. 101》,这两首都是作曲家重要曲目,曲调奔放跳脱,音域跨度大,演奏难度高,反映了德国两位音乐家的创作风格。
| 上海音乐学院两位学生正在演奏
如果说西方音乐更注重理性与感性,是节拍、音符、旋律的精密组合,那么东方音乐就更注重性灵与美的自然流露。解静娴博士为大家演绎了中国名曲《浏阳河》与《百鸟朝凤》,展现了中国传统民歌的清新、质朴、率真,让人仿佛听见三千年前《诗经》里的“风雅颂”,音乐和诗歌一样都是“直抒胸臆”、“摇荡性情”,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解静娴博士演奏中国钢琴曲
解静娴博士也为在场的观众朋友做了一个短暂的讲座,与大家共同探讨东西方音乐的异同:“大多数德国民众对德国古典音乐都比较了解,他们民众古典音乐的素养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中国的小朋友,能对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和地域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针对正在练习中国曲目的琴童,解静娴博士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当我们去弹奏中国曲目的时候,要多调动自己的感官,用感性去捕捉我们民族音乐的美。演奏中国钢琴作品,要多去感受祖国的江河湖海、国画、中国古诗词等,以及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要多去了解学习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法。”
同时,解静娴博士也提醒孩子们不要光顾着练习,空余时间也要多听多欣赏中国钢琴曲,用一颗善感的心体会我们民族音乐的美:“学习用‘亚历山大技巧’,让自己松弛下来,以最好的状态去弹奏,这样才能弹出中国钢琴曲的灵魂。”
| 解静娴博士现场教两位琴童“亚历山大技巧”
在场的观众为音乐所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也许是因为民族基因,中国的曲子每个音符都能引起我们共鸣。即使用西洋乐器演奏,也能听出中国民歌反映的民族性格,就像《我的祖国》开头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是非常开阔的,生生不息。”
现场还举行了解静娴博士的捐书仪式。这是一本全球首发的《20世纪中国钢琴名曲》,由德国著名音乐出版社“亨乐出版社”邀请解静娴博士编写出版,以中、德、英三语发行。这本乐谱的出版,将会打开一扇门,让世界了解中国钢琴作品。解静娴博士特别将这本珍贵的曲谱赠予抱珠楼。
| 抱珠楼接受解静娴博士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
下午是自由的“大师体验课”,解静娴博士现场指导琴童练琴,从弹琴技巧到曲谱解读,精准狙击问题,为孩子们增加了“大师buff”和学琴的热情。
| 大师体验课
“嘿,你喜欢音乐吗?”
感谢创造出《浏阳河》与《百鸟朝凤》的中国劳动人民,为我们的音乐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也感谢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解静娴博士,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推广民族音乐,让世界人民倾听中国旋律。
从音乐开始,热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东西方音乐没有高下之分,能将民族特色用心演绎出来,并能引起人共鸣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 和解静娴博士的合影~